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63节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要给刘挽的人选好了。
  “多谢父皇,父皇真好。”刘挽上去抱着刘彻的手臂蹭啊蹭,跟个猫儿似的,刘彻的心情瞬间又好转了!补上一句道:“你想练剑,父皇给你一个人。往后跟人好好练。”
  啊?谁啊,刘挽一愣,却没有多问,只再次同刘彻道谢,并未注意到刘彻望向门口的位置,那里鹿竹就站在那儿。
  接下来,刘挽可不就得往各家送礼了,王娡这位太后祖母那儿,陈皇后那儿,馆陶大长公主那儿。原因,陈皇后是嫡母,刘挽敢不敬吗?馆陶大长公主就更不用说了,要是不给这位送,刘挽该想想接下来的日子能不能好过。
  然后就是平阳长公主那儿,不,应该说是几个姑姑刘挽都让人往每家送去一匹丝绸,每家的颜色都不一样,花色也不一样。
  平阳长公主收到后立刻进了宫,这才知道卫子夫手里有却放了起来。
  “泰永这是从哪里弄来的丝绸,我怎么瞧着手感上佳,颜色也尤其艳丽,就是上面的花色也极是少见的栩栩如生。”平阳长公主进宫是先往王娡那儿去了,接着又去见了刘彻,不意外,两人都得了刘挽送的绸缎,刘彻那儿已然制成了衣裳穿上,平阳长公主见着是好一顿夸,刘彻听着那叫一个高兴。
  末了才往九华宫来,说起绸缎时,自是赞不绝口。
  卫子夫道:“泰永的事并没有同我细说,我让人去寻泰永回来,长公主不如直接问她。。”
  平阳长公主感慨道:“我们泰永也是大忙人。我在宫里也算是见过各种各样的丝绸,还是第一次见到像泰永让人送来的丝绸,方才我去见陛下,陛下还说,穿起来更软更轻,更舒服。”
  平阳长公主夸赞起来半点都不含糊,末了不得不问卫子夫道:“泰永什么都没跟你说?”
  “姑母有问,既是同我有关系,该问我才是,怎么问起我娘来。”刘挽早就听说平阳长公主进宫了,寻思着必是为了云锦而来,既然如此,也差不多了。
  “我这不是寻不着你吗?”平阳长公主瞧着刘挽落落大方的走来,面带笑容接过话。
  “正好训练完回来。”刘挽不否认自己确实忙,平阳长公主寻不着她实属正常。
  平阳长公主又笑了,“你一个公主何必如此辛苦。”
  刘挽走了过来坐在平阳长公主和卫子夫的下方道:“高兴。”
  千金难买她高兴是吧。当公主的人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有了绝好的基础,刘挽也就只想尽她所能的变得强大。
  “你高兴就成。姑姑也是心疼你。”平阳长公主早习惯了刘挽的与众不同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,只要刘挽自己愿意,谁又能拦得住刘挽。
  “姑母怎么不把云锦穿进宫?”刘挽寻思着平阳长公主一穿,自不必说,肯定要引起轰动了,相比起男人来,爱美的女人对于丝绸的敏锐度高了不只一星半点。
  刘挽还想着往各家一送,各家的花色和样式并不相同,到时候她们哪怕全都一道穿出来也撞不着衫,这可也是一个嚎头。
  “我不得进宫看看我们泰永是不是都安排周全了再说?”平阳长公主是个八面玲珑的人,正因如此,她也不急于出这个风头。
  倘若刘挽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,平阳长公主想着她进宫来也能提个醒。
  “多谢姑母挂念。”刘挽立刻冲平阳长公主行以一礼,平阳长公主更是笑了道:“自家人不必讲这些虚礼。你既然让我当着你的面问你,那你还不告诉我,你这云锦从何而来的?”
  “自然是我手里有人做出来的。姑母不妨帮我一个忙,让人知道云锦的存在。至于云锦什么时候开始出售,须得再等等,制出这样的云锦程序有些麻烦。”刘挽既要拜托平阳长公主,同时也打算借平阳长公主把人的好奇心全都吊起来,她倒要看看谁能忍得住?
  平阳长公主挑挑眉头道:“你都安排好了?”
  刘挽重重的点头,末了补上一句道:“有父皇在,姑母不必担心我吃亏。云锦一名都是父皇给取的。”
  得,刘挽身后的人既是刘彻,也就意味着刘挽有足够的底气做任何事。只不过,平阳长公主看见刘挽送来的云锦,立刻意识到云锦上佳,有心用之的,看来是不成了。
  要说心里没有一丁点的失望,自是骗人的。
  “姑母放心,等量上来了,区区云锦姑母想要多少要多少。”刘挽何许人也,能没点眼力劲儿?
  能让平阳长公主心动的东西并不多,既然如此,好说,平阳长公主想要多少送多少。
  平阳长公主立刻笑了,伸手点了刘挽的鼻子道:“你个小机灵鬼啊,真是惹人疼。”
  刘挽冲平阳长公主灿烂一笑,“姑母也疼我们,我当然也得疼姑母。”
  “你是个有福气的人。如今孝期已过,你也该想法子再孕,早日为陛下生下皇子。”刘挽如此懂事又机灵,平阳长公主那叫一个眼馋,转头就冲卫子夫夸起来,末了不忘叮嘱卫子夫要捉紧时间。
  可怜的刘挽听得心情相当复杂,作为一个女孩,刘挽曾经接受的教育和思想都在告诉她,男/女平等,儿子女儿没差。
  但事实上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,男/女之间的不平等处处充斥着每一个角落,让人压抑。
  而今,封建时代,刘家是有皇位承继的,亏得卫子夫一再有生育,否则大汉朝的臣子不知要怎么向刘彻进谏,让刘彻早些得个皇子。
  这也是为什么陈皇后有心要独占刘彻,然而自上而下,因为她多年不孕,从来没有一个人支持陈皇后这般念头。在卫子夫有孕后,连窦猗房都更不许陈皇后伤害卫子夫,伤害刘挽她们姐妹几个的原因。
  皇嗣传承,对于大汉至关重要。
  刘挽不满于整个时代的人都是同样的想法,却也知道自己此时无力改变。
  “陛下眼下满心都是对抗匈奴,不宜打扰。”卫子夫并非那没有眼色的人,在刘彻身边多年,什么时候靠近刘彻,什么时候离得刘彻远远的,卫子夫有数。
  “也不知道卫青怎么样了。”平阳长公主随口一问,刘挽一个激灵的想起一件事了,她记得,后来,好像,平阳长公主嫁给卫青了?
  嘶!不是,他舅娶亲的了,虽然几个表弟没有进过宫,她舅娶亲的了!
  突然冒出的事让刘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。
  平阳长公主和卫青的年岁差得有点大自不必说了,重点是卫青已然娶妻,怎么着平阳长公主也不会做出抢有妇之夫的事来吧。天底下的好男儿何其多,平阳长公主并非如此强取豪夺的人。
  所以,到底最后平阳长公主是怎么嫁给卫青的?
  “此击匈奴,陛下等了许久,希望前线能够传来好消息。”卫子夫并非不挂念卫青,恰恰相反,她也担心卫青,再担心,她也只能在心里为卫青祈祷,剩下的只能是看天意吧。
  此一战,她希望能够传来好消息。卫子夫看到刘彻为了匈奴的事坐立难安,心里何尝不急。
  “捷报,捷报,八百里捷报。”这时候的长安城外,一匹快马奔驰而入,百姓们都一怔。
  捷报,什么捷报,能有什么捷报?
  第96章 龙城之胜
  此时的汉宫内, 刘彻身着刘挽让人弄出来的云锦,大红的颜色衬得刘彻精神而威严,听到消息的刘彻命人将传令官带来,那一人快马而归, 又被捉着往刘彻的面前, 气都没喘匀。
  “陛下, 捷报, 捷报。车骑将军卫青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,并在龙城之战中, 虏七百人。”传令官激动无比的将喜报传来, 内容叫刘彻大喜过望。
  “好, 好, 好!卫青好样的。”连声的好字表露的是刘彻的心情,下一刻,刘彻竟然往外跑去,华刻都没反应过来, 刘彻人都不见了。
  华刻急忙追上去, 心里想的是,刘彻往哪儿去。
  往哪儿去?九华宫啊!
  刘挽正听着平阳长公主和卫子夫提及朝堂对匈奴之战,心里何尝不想着念着,以至于关于卫青最后怎么会娶平阳长公主的原由,没有发生的事儿,想破脑袋也无意义。算算时间, 过去一个多月了, 要说消息也该传来了。
  结果下一刻突然听到一阵叫唤陛下, 接着刘挽便看见一道红衣冲了进来, 根本不给任何人反应的机会, 已然将卫子夫抱起道:“我们赢了,我们赢了!”
  要说刚开始听着人喊陛下,刘挽看了看外面的天色,很是以为莫不是弄错了,下一刻看见刘彻的身影出现,哪怕刘彻的眼里在此时此刻只有一个卫子夫,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,刘彻真来了!
  “陛下。”卫子夫何尝不是大惊失色,被刘彻抱在怀里转了好几圈,整个人都怔住了。
  在第一时间,卫子夫也与刘彻祝贺道:“恭喜陛下,我大汉终于赢了!”
  “是,我大汉终于赢了。谁说匈奴是不可战胜的,朕就要让他们看看,祖宗办好的事朕要办好,祖宗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朕也要解决。”刘彻多少年攒着的气了,每个人都跟他说,让他像先祖一样,以无为而治,保全大汉。
  无为而治,重点不在于无为,而在于治。
  天下若能治,刘彻愿意无为。可事实上呢?朝内境外,什么时候得到真正的安宁了?
  恰恰相反。所有人都不安分,所有人都在等着将他的江山吞并。
  行,刘彻一步步来,一个个的解决,他绝不会认输,也绝不可能认命。
  祖宗为了大汉的休养生息不得不作小伏低,为的是给后世子孙创造机会,让他们能够灭了匈奴,不是为了永远的对匈奴求和。
  马邑之谋后,刘彻认识到有些事他确实急了,用计,再好的计如果没有一个敢出击,敢打仗的将军,大汉永远也不可能扬眉吐气。
  好。本来刘彻就看重了卫青,认定他将来必是有所作为,自马邑之谋后,刘彻更是倾尽心血来培养他。
  那么久,刘彻等的就是卫青一句话,等的就是卫青告诉他,他们大汉的军队可以出击了。
  刘彻把卫青放出去,他现在在等一个结果,一个证明卫青,证明他刘彻,证明他大汉的结果。
  终于,刘彻等到了!等到了!
  “恭喜陛下。恭喜父皇。”平阳长公主和刘挽在听到刘彻丢出的话后,第一时间都向刘彻道喜,平阳长公主更是冲卫子夫眨了眨眼,如此喜庆的事,刘彻第一个想要分享的人竟然是卫子夫,卫子夫该高兴是吧。
  本来就有些羞赧的卫子夫收到平阳长公主的眼神,已然低下了头,不敢再接受平阳长公主的目光。
  “父皇,这是大喜事。大大的喜事。无论是大胜小胜,既是打响了我们大汉反击匈奴的第一战,也是向天下人昭示,我大汉绝非软弱可欺的,匈奴也再不是不可战胜的。不知四路将军一道领兵出击,都分别有什么样的胜利?”刘挽也是会说话的,她虽记得史书记载,匈奴与大汉的战事,第一场胜利是卫青创造的,卫青长驱直入,袭匈奴圣地龙城,打响了胜利的一战。现在要打听战报,刘挽哪能一开始就表现出自己知道得太多?
  “你舅舅卫青,他深入匈奴圣地龙城,虏敌七百人。”刘彻立刻将刚刚听到的消息告诉刘挽。刘挽心里比了一个胜利的符号,面上也是露出喜色道:“舅舅果然是好样的。多亏父皇教导重任,所以说起来那也是父皇的功劳。”
  得到答案,刘挽必须不能忘记刘彻的功劳。
  论起识人之能来,古往今来的皇帝中,刘彻绝对算得上佼佼者。
  卫青何许人也,不过是一个骑奴。在封建时代来说,那是出身卑贱之人,人人都看不起这样的人物,要说用这样的人,谁不嫌弃如此出身的人呢?
  偏刘彻不以为然,他当时第一眼看到卫青就觉得卫青目光如炬,是个人才。在宠幸卫子夫后,刘彻也将卫青带回宫中。
  多少年来,人人都诧异刘彻为何对卫青如此的信任宠幸。多以为是卫子夫的功劳,到如今,卫青终于是用自己的本事向天下人证明,刘彻不过是擅长识人,也能亲自培养出人才来罢了。
  “哈哈哈。你啊,在你心中你父皇是不是最好的?”刘彻高兴于刘挽拍的马屁,末了不忘低头一问。
  “那是自然,父皇不仅雄才伟略,是为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君王,也是用人不拘小节,纳才唯能,令无数人为之前扑后继,以为能得您所用而喜的贤明君王。”千穿万穿,马屁不穿,好样的,刘挽就得在人人都或许为龙城之战的胜利肯定卫青时,越发越诚的肯定起刘彻来。
  别以为皇帝就不需要肯定。说句不好听的话,皇帝会犯疑心,无非是因为底下的人做得太好,好得让皇帝觉得,他要是不小心着点,看着吧,早晚有一天底下这个相当能干的人会把他取而代之。
  不安的情绪一但一直笼罩在人的心间上,不管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,最后都会变成一个疑心的人。
  刘挽其实并不希望亲爹变成那样。
  为了自家的舅舅未来着想,刘挽必须要想办法让刘彻知道,他才是那个有功的人,要不是他力排众议的任用卫青,卫青连上战场的机会都可能没有。
  “好了好了,你舅舅的功劳,你倒是全都扣到朕的身上了。”别怀疑,刘彻被夸得明显心情越发的好,但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,刘彻就不得不斥责刘挽一句,不许一个劲的夸他这个当爹的。
  “舅舅的功劳自有父皇肯定,用不着我。”刘挽挥挥手,一副自家舅舅的功劳不归她管,也不由她说的样儿,怎么说呢?刘彻十分的喜欢刘挽的态度。
  其实刘挽心里他这个当爹的才是最重要的对不对,以前他觉得刘挽和卫青更亲近,完全是错觉。
  “卫青此战得捷,一定要重赏,重重的赏。”刘彻说着话,人也往外走去,竟然连个招呼都没有跟平阳长公主打。可见是欢喜坏了。那敢情的好啊!
  “长公主,陛下是欢喜得忘了。”卫子夫也不好提醒刘彻回个头和平阳长公主要个招呼,只能在最后向平阳长公主赔个不是。
  平阳长公主冲卫子夫道:“放心,那是我弟弟,我能怪他。卫青此仗告捷,打出我大汉的威风,大喜的事。”
  别说刘彻高兴,平阳长公主难道不高兴?
  非常的高兴。
  匈奴欺负大汉多少年了,屡屡要求大汉和亲。对,那并不是大汉真正的公主不错,可是就算不是大汉的公主,难道她们同样作为女人就一点都不知道心疼女人?
  况且,匈奴如愿的娶了大汉的女人,却从来没有守过跟大汉的约定,屡屡进犯,大汉上下的人,谁人听闻这样的事不心生不满,不想方设法的想要打败匈奴。
  大汉朝内,有一丝血性的人都想要灭匈奴,平阳长公主亦然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