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0章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苏婧瑶凝视着清平县主出去的背影,她的背影似乎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。
  让她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。
  君泽辰究竟做了什么,竟能如此轻易就让这位县主主动提出退婚?
  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榻上的小桌。
  罢了,这清平县主瞧着也不像是个安分守己之人,也不值得同情。
  半个月后,太后回宫,齐绾音说要常伴太后,难不成还要住进宫里来?
  苏婧瑶想到此处,不由得转动着手腕儿上的镯子,眼神显得有些迷离。
  也好,在她的眼皮子底下,也不怕清平县主能翻出什么风浪。
  而且太后可是一个清醒的人,清平县主的一些小伎俩也许不用苏婧瑶亲自拆穿,太后便能一眼看出来。
  太后对县主的感情,只会是在县主不触碰太后和君泽辰的利益之下,这丝感情才会存在。
  像太后这样在后宫掌权多年的人,能有多少善心和同情心?
  苏婧瑶冷笑一声。
  这位县主可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  这段时间,苏婧瑶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太后回宫的大典。
  如今君国收复了月辉和苍狼,国库满满当当,大典自然要办得隆重非凡,以此显示她这个皇后和陛下对太后的重视和孝心。
  又过了两日,君泽辰看在清平县主是烈士遗孤,加上清平县主在苍狼战役上立下的功劳,同意了清平县主取消婚约的请求。
  一时间,京城像是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的湖水,瞬间热闹了起来。
  有为苏家感到不值的,他们摇头叹息,满脸愤愤不平。
  也有嘲笑苏家被退婚的,刺耳的笑声在街头巷尾回荡。
  更有觉得县主离经叛道的,甚至觉得县主在苍狼待了几年,不知礼义廉耻的。
  各种难听的话语如潮水般涌来。
  苏婧瑶容忍这样的风波传闻持续了几日,在太后回宫前两日,苏婧瑶终于主动向君泽辰提出女子婚嫁自由的请求。
  甚至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写了上千字的小作文,字迹娟秀而有力。
  以皇后的名义上呈至乾清宫,由君泽辰审阅。
  君泽辰看到皇后的折子时,眼神中先是闪过惊讶,随后惊讶渐渐化作了佩服和欣赏。
  他的目光盯在字迹娟秀的纸张上,神情专注而认真。
  其中有几段,是这样写的。
  【《礼记》言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
  婚嫁之事,乃人之大欲。
  若女子婚嫁不得自由,被迫从于权势、利益之安排,必心生哀怨,郁郁而终。
  如此,家庭何得安宁?社会何得和谐?
  又如《孟子》曰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
  陛下仁爱,当体谅女子之心,使其能如男子一般,自主抉择婚姻,方显陛下之仁德宽厚,泽被万民。
  女子婚嫁自由,并非乱了纲常,而是顺应人情。
  使女子能得幸福美满之婚姻,家庭和睦,社会繁荣。
  愿陛下深思,施此仁政,成就千古美谈。
  臣妾不胜惶恐,敬待陛下圣裁。】
  这是其中一段内容,君泽辰看完后,目光久久停留在折子上,思绪万千。
  他向来知道他的皇后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。
  可是清平县主与苏家联姻,本就不安好心。
  所以君泽辰即使知道清平县主这些日子受了非常多的争议,终日在县主府闭门不出,也并未同情。
  可是却没想到,她的皇后,竟然不计前嫌,提出如此具有深远意义的想法。
  既帮助了清平县主,又为天下女子谋福祉。
  想到这里,君泽辰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  第二日,君泽辰身着龙袍,威严地坐在朝堂之上。
  他在上早朝时将皇后的折子郑重地告知群臣。
  群臣听到这个消息,顿时一片哗然,争论不休,观点各异。
  有的大臣紧皱眉头,连连摇头。
  有的大臣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。
  但是朝堂中苏家以及与苏家交好的臣子自然站在皇后这边。
  苏家能有今日的荣光都来源于皇后,他们自然不会与皇后唱反调。
  甚至苏侍郎也赞同了妹妹的想法。
  即使他是这件事的当事人,也不愿意清平县主因此受到世人非议。
  所以当苏侍郎在朝堂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后,持反对意见的臣子们见当事人都这般深明大义了,他们也只得闭上嘴巴,无法再说什么。
  而且看陛下的态度,显然是对皇后此举大加赞赏。
  若是再反对,岂不是和陛下作对了?
  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。
  第155章 太后回宫
  这日,阳光明媚,微风如轻柔的手指轻轻拂过。
  皇宫之中,为了欢迎太后回宫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。
  苏婧瑶的凤袍上绣着的凤凰栩栩如生,仿佛随时都要展翅高飞。
  头戴璀璨的凤冠,每一颗宝石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
  她精心装扮,一举一动都尽显端庄大气,嘴角微微上扬,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。
  君泽辰身着明黄色的龙袍,龙袍上的金龙张牙舞爪,威严无比。
  腰束玉带,更显得他身姿挺拔如松,眉宇间透着与生俱来的威严,目光炯炯,直视前方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