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节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第23章 来自背后的视线
  就在王弯过世后一年,宋昱越发感觉到,有东西缠上了自己。
  最明显的变化,是视线。
  他在街上游荡试图接单的时候,背后总是能感知到若有若无的视线,虽然不会伤害到他,但是,那感觉依然让他如芒在背。
  宋昱曾经试图寻找过很多次,然而,每当他回过头去,周遭又只剩下了四处揽客的店面以及熙熙攘攘的游客。
  最开始的时候,宋昱也以为是王家人又要来找他麻烦,还特意去找过王烁,结果却没想到,男人面对他的质问只是点上烟冷笑一声:“你心里有鬼,小弯当然是不会放过你的。”
  说罢,王烁竟是径直领着他去看了王家给王弯布置的灵堂。
  在王烁的五金店后头有一个不见光的房间,满是香火的气味,刚一进去,迎面便是深入骨髓的寒意,而随着王烁打开灯,一瞬间,满身冷汗的宋昱便看到了放在灵堂正中的黑白照片。
  那是他拍的照片。
  雪山下,穿着藏服的王弯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,褪去了颜色,就好像在隔着一段生死注视他。
  而在照片周围,放着许多宋昱闻所未闻的摆饰,其中单是五颜六色的招魂幡便插了一圈,又因为两人走过时带起的风而被轻轻吹得飘荡起来。
  王烁淡淡道:“在她活着的时候,你并没有好好看过她一眼,也没把她当一个人,所以,你甚至都没有想过你随口说的话可能害死她……小弯让我们这么做,就是因为她舍不得你,还想见到你,让你好好看看她,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”
  一瞬间,宋昱想到噩梦里反复纠缠自己的王弯,整个人如遭雷劈,之后便连怎么出的王家也记不得。
  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,一切似乎都开始变得变本加厉,那道追逐着他的视线再也没有一日消失过。
  即便是青天白日,当宋昱穿梭在阴湿的小巷,那种被人注视的感觉便反复纠缠着他,到最后,宋昱甚至还开始直接在现实中见到了早已死去的王弯。
  作为毗邻渝江著名地标观音里的老街,筷子巷说是一条巷子,实际是一整片的步行街,四处都是蜿蜒曲折,充满本地风土人情的小巷,吸引了无数旅拍店铺都驻扎于此,方便摄像寻找合适的角落做景。
  自打毕业后,宋昱几乎就一直混迹在这条街上,可以说,对筷子巷里每一个僻静阴暗的角落都了如指掌,知道哪里的青石砖墙适合拍汉服,哪里的小桥流水适合拍民族装。
  只是,自从王弯开始找上他,这个对他来说比家还要熟悉的地方就开始成为了他的噩梦。
  在王弯去世后一年,有一位外地的旅客找他来拍一套当下正流行的狐仙妆。
  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标,筷子巷适配的旅拍妆容极多,大多数的摄像为了图方便,都会在定点位置拍固定的镜头,最大化效率。
  而那时正是渝江的四月,赶上清明后下雨,筷子巷里湿漉漉的,弥漫着一股散不去的潮气,客人看了天气预报本想延期,但宋昱却觉得这雨来得正好。
  在他看来,姑娘选中的妆容很素净,到时撑一把油纸伞,走在筷子巷旁的青砖小道,不比晚上去拍江上夜景,人挤人要强得多?
  于是,约定当天,他轻车熟路地带着客人拐进了一条他提前踩过点的小巷,四下望去,长长的青石路上果然不见一个游人,只有被走的光滑的石面倒映着阴沉的天空。
  这里已经处于筷子巷的深处,这几年,由于政府大力出资改造筷子巷和观音里的合体商业区,原先这里的人家收了拆迁款,纷纷搬走,只留下一栋栋老旧的房屋,门口挂着发霉的锁,院子里杂草丛生,原先住客留下的月季和玫瑰都早已枯死了。
  这是一片对于游人来说毫不起眼的地方,但光是人少和有纵深感这两条铁律,就足以让这条小街成为一个摄像眼中不可多得的拍摄宝地。
  当天,小雨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,从巷子末端时不时还会吹来冷风,宋昱端着镜头四下看了看,正要开拍,却不想就在这时,他却意外发现在这片安静的街道里,除了他和他的客人,竟然还有第三个人的存在。
  一团模糊的修长人影,撑着伞站在水汽氤氲的巷子深处,一动不动。
  宋昱等了一会儿,本以为对方会走开,然而,他接连看了几次取景框,对方都还站在原地,就如同一个不知趣的路人,硬是要在宋昱的镜头里寻找一线存在感。
  “那家伙搞什么……”
  宋昱皱起眉,眼看雨要下大,时不我待,他这时也顾不上让对方让开,干脆直接换了个角度开始拍摄,好在,这人也没有再一次试图“挤”进他的镜头。
  作为一个有十足经验的摄像,宋昱的手向来很快,不多时就拍完了两大套远景,而接下来是两套近景,宋昱轻车熟路地让姑娘摆好姿势,结果刚一拿起相机,就在取景框里看到了一个消瘦撑伞的人影,站在客人身后的不远处。
  什么?
  宋昱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,要不是出于职业习惯,恐怕此时已经将跟了自己好几年的相机给直接扔了出去。
  他立刻抬头望去,只是,刚刚那个撑伞人影却已经不见了,只留下一条斑驳阴湿的小巷,空空荡荡。
  是他的错觉吗,还是……
  宋昱想到方才看到的怪异人影,很明显是个女人,低着头,大半张脸都藏在黑伞下,只留下一点苍白的尖下巴,在这样的冷雨里显得愈发阴森。
  一想到先前在灵堂上所见,宋昱的手不禁有些颤抖,也多亏了多年的职业素养,这才坚持完成了当天的拍摄。
  回去的路上,宋昱正是满脑子胡思乱想,他带的客人却忽然问了他一个奇怪的问题。
  “说起来,老板你带的那个摄助呢?不跟我们一起走吗?”
  宋昱一愣:“摄助?什么摄助?”
  姑娘莫名其妙地看着他:“就是一直撑着伞站在你后头的那个,不是你带的摄助吗?”
  “什么……”
  分秒间,宋昱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凉了下来。
  他立刻便明白了,原来,那个人影不是不见了,而是去了自己的身后……
  从头到尾,对方都是冲着自己来的。
  之后的一路,姑娘再说了什么,宋昱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,他强撑着回了家,犹豫许久,这才打开先前拍摄的成片一张张翻看。
  虽说,大多数片子在肉眼把控下没有出问题,但是,也有那么一两张,在被 50 镜头模糊掉的背景里,宋昱能依稀看到一团模糊的人影,撑着伞,始终就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,注视他们……
  宋昱知道,那必然是她。
  也就是在那一次的拍摄之后,宋昱开始有了怕鬼怕黑的毛病,再也看不了任何的恐怖片,甚至,连鬼故事都听不了。
  他不想给自己找晦气,毕竟,他身上已经有一个了。
  不仅仅是他,连他的客人,还有他手里的相机都“看”得清楚。
  这一切都不仅仅是他的臆想而已。
  陷入崩溃之中的宋昱想到妹妹还在上学,最终并没有跟她吐露一个字,后续更是尝试过很多种办法,去寺庙,上道观,甚至还想要去王弯的墓上给她道歉,只可惜,无论他如何哀求,王烁都不肯告诉他王弯葬在什么地方。
  而与此同时,那道来自背后的视线再也没有消失过,就像是王弯永远呆在他的一米开外,永远纠缠他。
  宋昱不明白,他只是想要挣钱给妹妹做手术而已,怎么就会变成这样。
  为此,他也向王家人发过疯,但王烁看他的眼神始终冰冷。
  他说:“你要是真的觉得抱歉,或许她早该原谅你了。”
  就这样,走投无路的宋昱最终将自己折腾去了脑科医院,面如死灰地坐进了诊疗室里。
  在无数次的失眠后,他其实已经分不太清幻想和现实,本以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,但到了医生面前,对方却只是很平静地告诉他,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人出现臆想,并且开始将某些巧合当成是每天出现的灵异现象。
  这在他们那里,甚至可以说是很常见的症状。
  而鉴于宋昱的情况还没有严重到不可挽回,医生建议他做些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,比如运动,比如做饭,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一件和“闹鬼”无关的事情里,尝试着自我调节。
  夜里的营地寂静一片,四下里就只有篝火在噼啪作响,而宋昱站在火光和露营灯之间,脸色明暗不定。
  他轻声道:“我后来一直在想,我其实早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去找一个女朋友,这样,或许早早就能明白这里头的分寸,不至于会让王弯产生那种期待。”
  而这一回,众人沉默许久后,蒋文清忽然说道:“所以,这是你要交给怨鬼的秘密吗?”
  按照当地的说法,如果陈真是被怨鬼引进林子里并且险些出事,那他们当中任何怀揣秘密的人都可能是招来怨鬼的罪魁祸首,如果不坦白,之后可能事态会愈演愈烈。
  明白过来的陈真似是有些哭笑不得:“宋哥,不管怎么说,我扭到脚确实是因为我不长眼,你实在没必要……”
  “不,棉花,不是这样的。”
  忽然间,宋昱打断了她,神色却愈发纠结。
  自从接下这单旅拍,他就一直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,而如今看来,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时机,让他有勇气可以讲出一切。
  宋昱低声道:“这还不是全部……棉花,你知道五年前,在我被缠上之后,最终是靠什么撑下来的吗?”
  听到五年这个时间,陈真不由微微一愣:“你是说……”
  宋昱叹了口气:“那时候,医生建议我做些事情分散注意力,但是我怎么可能不工作,所以我唯一分散注意力的方法,就只能在拍摄之余见缝插针地上网刷刷视频,仅此而已……为此,我在很多视频网站都注册了账号,账号名来自我爸,他的普通话不好,第一次听说我要买佳能和尼康的时候,记成了加农和列康,还跑到电脑城去问有没有加农列康,为此我和宋年当时笑了他好久。”
  看着陈真脸上的表情慢慢僵住,宋昱轻轻吸了口气。
  接下来的故事,他只能说一半。
  宋昱苦笑:“现在想想,五年前,如果没有棉花你,我可能早就已经疯了吧。”
  第24章 加农列康的套路
  在真正见到棉花料理本人之前,宋昱反复问过自己一个问题。
  世界上最真的套路,是什么样的?
  而如果他带着目的却接近一个他真心喜爱了五年的人,想要求她帮助自己,这又算是一种卑劣的骗局吗?
  非要说,宋昱觉得自己应该能算得上是棉花料理的头号粉丝。
  毕竟,早在棉花料理的粉丝数为 0 的时候,他就在无意中注意到了那个不起眼的账号,封面平平无奇,标题写着《家常水煮肉片》。
  那时,他正因为王弯的事焦头烂额,一边要瞒着小年,一边还要赚钱,几乎成夜成夜的失眠,往日里一双讨人喜欢的眼睛都失去了光彩,胡子拉碴,整个人颓废不堪。
  而在接不到活儿的时候,宋昱便成天刷视频,借此转移注意力,忘记那道时时刻刻纠缠自己的目光。
  棉花料理的第一个菜谱,也就是在这时被推送到了他的首页。
  宋昱还记得,在第一个菜谱里,棉花料理的镜头晃动,对焦不准,曝光也有问题,剪辑更是不专业,在宋昱这样的专业摄像来看,五分钟的视频,几乎每一帧都是毛病。
  但偏偏,他将那个菜谱看完了。
  原因无他。
  水煮肉片,是宋昱记忆里妈妈的拿手好菜。
  将近二十年前,他和宋年的母亲在渝江第一医院因为癌症去世,而即便小时候的许多记忆都已经模糊,宋昱也始终记得,在母亲生病前,他和妹妹常常坐在满是阳光的桌边翘首以待,盼望着听到厨房里传来热油浇在花椒,葱花还有肉片上的清脆声响……
  虽然,视频无法传递味道和香气,但是棉花料理细腻的镜头里却有一种魔力。
  无论是和回忆里一模一样的明亮阳光,老旧碗筷,又或是一言不发在灶台前忙活的背影,无一例外都让宋昱想到他思念许久的人。
  那一晚,冲动之下,宋昱连胡子都没刮就直奔快要收市的菜场。
  哪怕他不会做饭,但是按照菜谱,宋昱还是准确地买到了视频里列举出的所有食材。
  棉花料理从不省略步骤,菜谱里也绝对不会出现“适量”和“少许”……就算是一片香叶,一颗八角,一勺盐,棉花料理永远精确到克。
  也正因如此,即便是宋昱这样的厨房杀手,对着对方劣质而晃动的镜头,最终一步步,他竟做出了和他回忆里丝毫不差的味道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