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节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他就万分有福气,娶到了出身高贵的贤妻。
  当年他高攀崔家,娶了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时,不止多少眼红的人说酸话。
  什么吃软饭,什么倒插门!
  哼,他们根本都不懂。
  宁娶大家婢,不娶小家女。
  不只是大户人家尊贵,连个丫鬟都比旁人好。
  而是大户人家的教养好,懂规矩、知进退,还能顾大局。
  李姨娘的种种做派,就生动演绎了什么叫无知无畏的小家女。
  她应该不是存心要“陷害”自家老爷,她就是贪,她就是蠢,她就是没见识!
  只知道仗势凌人,却不知道“权势”也是双刃剑。
  一个弄不好,会让自家老爷乃至全家遭到反噬。
  还是自家太太明事理、顾大局,她从未因为一些女人间的琐事而针对侍妾。
  她会对李氏动手,更多的是因为她僭越了,居然把手从后宅伸到了前堂。
  这、是大忌!
  也是破门败家的根源。
  出了事,崔太太更是当机立断的搜罗证据,并雷厉风行的退还放贷,当着借贷苦主的面儿烧掉契纸。
  还有那几个知情的丫鬟、以及外头假借知县名头行骗的刁民,也都被崔太太打得打、关得光,半点都没有拖泥带水。
  更没有影响到知县的声誉!
  李姨娘病了,还死了。
  外头的事儿呢,她根本就不知情,且死者为大。
  而那些蒙骗主人、狗仗人势的刁奴,以及招摇撞骗的刁奴,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  ……完美!
  “老爷信任我,敬我爱我,将中馈托付于我,我自当全心全意!”
  看到丈夫那张中年油腻的脸,崔太太心里很是嫌弃。
  不过,她脸上半点表露都没有,而是一脸的深情。
  不动声色,善于“忍耐”,这是崔太太作为高门千金从小就学会的必备技能。
  大家女嘛,呵呵,就是这么的贤惠。
  心里嫌弃,嘴上却依然能够说着让对方满意的话。
  将知县哄得心花怒放,崔太太则在想:唉,不过是十年的时间,好好一个年轻俊美的进士,怎么就变成这幅模样了?
  还是抽空去看看顾氏吧。
  洗洗眼睛,换换心情。
  那么美、那么弱的人儿,看着她,吃饭都能多干掉两碗!
  ……
  “大郎,你放心,以后啊,这个家我会撑起来的!”
  “等跟知县姨太太的这笔生意做完了,咱们家就有几十两银子的入账。”
  “你只管学习,一应家用阿娘来负责!”
  顾倾城被婆子送了回来,整个人似乎都处于一种莫名的亢奋之中。
  她拉着赵青云的胳膊,喜滋滋的说道。
  赵青云:……他其实很想说,亲娘哎,您啥都别干,只靠爹留下来的那些银钱,他们一家三口就能撑到我考中秀才。
  赵青云年纪小,却因为有个不太靠谱的亲娘,也家里家外一把抓的亲爹而变得格外早慧。
  他会习惯性的为亲娘收拾烂摊子。
  也会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,朝着“万能”男人进化。
  即,不但能努力学习,将来负责赚钱养家。
  对于家里的琐事,母亲有可能会惹出来的麻烦,他也都面面俱到的处理。
  九岁的赵青云,已经能够根据一些细节,大概推测出父亲能够赚多少钱,而家里有多少存银。
  除去这些年亲娘“借给”老宅的一百多两,他们家应该还有一百多两银子。
  他的亲爹赵国栋,真的很能干。
  不但会看病,还能炮制药材。
  赵青云依稀记得,自己很小的时候,父亲去山里挖到了一棵人参。
  父亲那惊喜、得意的模样,深深的印刻在赵青云的脑海中。
  只看父亲的神情,赵青云就知道,那棵人参一定很值钱。
  估计也是有了这一次的收获,才让父亲拥有再一次去山里“碰运气”的胆量。
  家中有了一百多两银子的积蓄,父亲为何还这么拼?
  原因赵青云也知道——
  其一,是为了赵青云。他有天分,是个读书的好苗子。
  但村子里的私塾先生只是个秀才,赵国栋担心会耽误赵青云,便计划去县里。
  县里有书院,书院的院长是个致仕的大官儿,先生们也大多是举人。
  不管是师资,还是学生的质量,都远远高于赵家庄的私塾。
  可是,想要去县里,不只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。
  买房、买铺子,都需要钱!
  赵国栋曾经去县里打听过,想要买个普通的小院,都要一百多两银子。
  而他看重的一个前铺后院的宅院,则要三百多两。
  赵国栋素来都是有筹谋的人,走一步看三步。
  他决定把家搬去县城,不会贸然用全部家底买个房子,然后一家人喝西北风。
  他顺便买个铺子,就算自己开不了药铺,租出去也是一笔收益。
  其二,是为了妻子顾氏。
  顾氏柔弱,耳根子还软,很容易被人哄骗。
  赵家老宅又都是一群极品,他们的胃口都被顾氏养大了。
  一开始来借钱,还只是十几文、几十文。
  发展到后来,居然张口就敢借五两银子。
  赵国栋不敢想象,若是再过几年,老宅的那些人,是不是直接把他的家底儿都掏空了?
  赵国栋喜欢顾氏,不忍心斥责他。
  咳咳,当然他骂了,顾氏也未必长记性。
  改变不了妻子,赵国栋就只能搬家。
  远离赵家庄,远离老宅的那群吸血鬼,自家的日子或许还能更好些。
  正巧县里有这么好的一栋房子,处处都附和赵国栋的心意,就是差了二百多两银子。
  赵国栋再能干,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弄到这么多钱啊。
  想到曾经在山里得到的“惊喜”,赵国栋就——
  回忆起这些,赵青云眼底闪过一抹暗然。
  父亲的死,他也有责任啊。
  不过,很快赵青云就打点起了精神。
  他知道,就算他懊悔、自责,父亲也回不来了。
  逝者已逝,活着的人,却还要好好的活下去。
  用力握了握小拳头,赵青云再次在心底默默的说道:阿爹,您就安心的去吧,这个家,还有我呢!
  他会孝顺母亲,照顾弟弟,考科举、当大官,为赵家光宗耀祖!
  “大郎,这次的生意真的很赚钱。一百多两银子,一个月就能赚回四十两!”
  顾倾城仿佛没有看到赵青云稚嫩小脸上的阴晴变化,她还兀自说着。
  一百多两银子?
  这几个字,仿佛一记重锤,直接把失神的赵青云给打醒了!
  他勐地瞪大眼睛,看向眼底闪烁着清澈的愚蠢的亲娘,“阿娘,你、你把阿爹留下来的钱都、都拿去‘做生意’了?”
  一百多两银子,一下子就被骗走了?!
  赵青云只觉得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。
  刚才那个看着就是富贵人家的仆妇把亲娘送回来的时候,直说她在城里遇到了贵人,还说在路上花十两银子买了把破刀。
  赵青云只当母亲又被谁哄了,被骗了几十两银子。
  但他万万没想到,自家亲娘居然这么“有魄力”,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走了!
  一百多两银子啊,足够他们一家在赵家庄安安稳稳的读过三年的守孝期。
  若是计划得当,应该还能留下些许给他当做将来赚钱的本钱。
  结果——
  用力掐了掐掌心,赵青云用疼痛提醒自己保持理智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