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节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崔太太还好,尊贵归尊贵,却不会刻意的讲究什么规矩。
  而陈嬷嬷呢,刚从宫里出来,一言一行都十分注意。
  来到知县家里也是来教养女孩子的。
  她就格外注重规矩。
  赵元仪每次看到陈嬷嬷,本能的害怕,却又想接近。
  她只是没见识,却并不傻。
  知县家的小姐们都要跟着陈嬷嬷学,她若是能得到一星半点儿的指点,对于她来说只有好处!
  “是呀!她也没有故意装腔作势,可就是看着可敬可怕!”
  赵元仪认真的说着。
  哦?
  这么有气势?
  顾倾城暗暗猜测,莫非西侧这位也是个宫里出来的宫女。
  还是那种伺候过贵人的有身份、有品级的真女官?
  绣工精湛+有气势?
  顾倾城禁不住有些好奇了。
  她对西侧的邻居生出了兴趣,西侧邻居也正在讨论她。
  “倒是个讲礼数的,听说主母还是节妇!”
  那位把赵元仪吓个够呛的嬷嬷,温声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说着。
  不过,提到“节妇”两个字的时候,她并没有像万氏那般推崇。
  年轻守节,是值得敬佩的,却不应该被鼓励。
  男人死了老婆可以再娶,甚至连三年都不用等,女人为何要守一辈子的寡?
  她家小姐就是刚刚过世,结果姑爷就——
  想到这些,嬷嬷眼底闪过一抹冷意。
  好个薄情寡义的男子,真是辜负了小姐的一片真心。
  最可恨的,还是这人连亲生骨肉都不在意。
  可怜小小姐啊,多尊贵的人儿,却硬是被养成了自卑怯懦的性子。
  畏手畏脚,瑟瑟缩缩,一身的小家子气,哪里有半点自家小姐的明媚张扬?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小姑娘低着头,面容消瘦,神情瑟缩。
  她紧张的扭捏着衣裙上的飘带,不说话,也不敢抬头。
  嬷嬷见了,又是一阵气恼。
  她不是生小小姐的气,而是在心里再次把负心汉、混账爹骂了一遍又一遍。
  “小小姐,尝尝这蒸糕吧,虽然粗糙了些,却胜在干净!”
  嬷嬷压下怒火,柔声对小姑娘说着。
  她心里则在想,听那个叫元仪的小姑娘说,隔壁顾氏是个病弱的。
  性子软,应该好接触吧。
  若是可以的话,可以让自家小小姐跟顾氏接触一下。
  这孩子太怯懦了,幸而年纪小,还能掰过来。
  不过,嬷嬷心疼她,不想直接就上规矩,想着慢慢来。
  隔壁,或许是个契机呢。
  ……
  拜访完了邻居,还大致确定邻居们都不是争强好胜、尖酸刻薄的极品,顾倾城放下心来。
  赵青云安顿完家里,便去书院报道。
  堂弟狗蛋儿跟着赵青云做书童,帮着跑腿、背书包等等琐事。
  赵青松则在家里弄了个小校场,扎马步、打木桩,每天都认真的练习。
  顾倾城呢,偶尔去拜访崔太太,剩余时间则都在家里静养。
  赵元仪忙前忙后,还会走出家门,跟东西两侧的邻居来往。
  慢慢的,顾倾城对邻居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——
  东侧郑先生家,郑先生病弱,不能太过操劳,家里家外都是贤惠能干的万氏在料理。
  万氏的长子今年十三岁,已经通过了院试,是县城最年轻的小秀才。
  次子次女是龙凤胎,今年都七岁。
  次子在书院读书,女儿则跟着母亲学习,平日里很少出门。
  不过,隔着一道墙,顾倾城总能听到女童的笑声、背书声,便知道隔壁的小姑娘是个活泼、聪明的孩子。
  西侧邻居则是“祖孙”俩。
  祖母梁氏,年轻时是个绣娘。
  儿媳妇死了,便带着唯一的小孙女进京去投奔亲戚。
  只是在路过县城的时候,小孙女病了,情况还不太好。
  梁氏只得租了房子,留在县城为孙女儿调养。
  没了盘缠,梁氏只得重操旧业,靠着刺绣赚钱。
  顾倾城看着赵元仪提到梁氏时,又是惧怕,又是敬慕的模样,心下一动:“元仪,你想学刺绣吗?”
  咳咳,她可不是想培养便宜侄女儿。
  实在是她不想再去买成衣,而赵元仪的针线活也只是普通。
  顾倾城讲究惯了,没有条件都想创造条件。
  把赵元仪培养出来,自己就能合情合理的穿上精致、合心意的衣裳。
  “想!”
  赵元仪深知“灾年饿不死手艺人”的俗语,过去没有机会,现在机会送到了手边,她哪有拒绝的道理。
  在赵青云并不知道的情况下,自家亲娘已经跟西侧的邻居有了更深一步的接触。
  而他,则凭借超高的天赋,赢得了郑先生的青睐。
  “哦?你也住在书院后街?咱们竟还是邻居啊。”
  郑先生有些惊喜,下学后,主动邀请赵青云去自家做客。
  坐在廊庑下,双手托着小脸,想着如何用自己的所学给家里开辟财源的郑晚君,抬眼就看到了一个白皙、精致的小小美少年!
  第141章 男主极品亲娘(二十九)
  一袭素衣,身姿笔挺;唇红齿白,五官精致。
  小小少年,已经颇有几分君子如玉的气势。
  郑晚君从不来都不知道,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,居然也能这么好看。
  这种美,不只是来自皮囊,还有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。
  “君儿,这是隔壁赵家的大郎,比你年长两岁,你可以唤他一声赵哥哥。”
  郑先生进门就看到了自家小闺女,笑着给两只小的做介绍,“青云,这是我家掌珠,小名晚君,是我与娘子期盼许久才姗姗来迟的小宝贝儿。”
  郑先生提到自家女儿,像极了一个女儿奴。
  清雅文弱的面庞上,满都是欢喜与骄傲。
  姗姗来迟的宝贝女儿?
  所以,是“晚君”,而不是“婉君”。
  “见过郑妹妹!”
  赵青云中规中矩的打了个招呼。
  “青云哥哥好!”
  郑晚君从台阶上走下来,像只欢快的小蝴蝶,冲着赵青云甜甜的笑着。
  赵青云有些许怔愣。
  眼前的小姑娘,年纪虽然小,但一股的生气勃勃。
  活泼,热情,还有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。
  果然是被父母宠爱的掌上明珠,或许不是大富大贵,却也衣食无忧。
  她有着孩童该有的天真,却有着父母精心教养而生出来的懂事。
  落落大方,鲜活自信……唔,有点儿像那位面面俱到的师母万娘子。
  赵青云习惯了自家亲娘的柔弱、耳根子软,忽然看到这么一对能干、坚强的母女,竟有种莫名的新鲜感。
  但,也仅止于此。
  原剧情中的赵青云,总是被亲娘坑。
  他不是在为亲娘收拾烂摊子,就是在为亲娘惹来的麻烦而艰难买单。
  他打从心底里觉得疲累,看到贤惠能干、宜家宜室的万娘子,就会忍不住的“向往”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