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1节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三百六十度无死角,正面侧面,哪怕是个背影,都特喵的那么好看。
  顾公主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,她的弟弟也是个养眼的小美男。
  还有顾爸爸的手艺,虽然称不上顶尖,但以小饭店的规模来说,已经能够给人物超所值的惊喜了。
  顾家的小饭店,有着太多的亮点。
  哪怕某个事件的热度过去,也没有昙花一现。
  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,哦不,是顾客跑来光顾。
  顾倾城亲手写的等位号码牌,也成了顾客们“打卡”的一个亮点。
  所以,就算门口摆放的两三排座椅上,全都是等位的人,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,这些顾客也没有厌烦。
  不是对着人群拍拍拍,就是拿着用毛笔写的等位号码牌翻来看去。
  从早上九点开始营业,一直到晚上十二点,顾家小饭店的门口一直都是熙熙攘攘。
  一天下来,全家都累个够呛,但每天的营业额也格外让人欣喜。
  顾倾城回来的第二个星期,顾父就把小饭店隔壁的两间门头房收了回来。
  打通,简单装修,小饭店就被扩充了将近一倍。
  顾父一个人炒菜,根本就忙不过来,招聘了两个厨师,以及三四个服务员。
  小小饭店,还是位于城中村的苍蝇馆子,却已经有了规模。
  收入多了,直接表现在顾家的生活水准有了提高。
  顾倾城和顾斯年的零用钱也变多了。
  顾父甚至在想:“要不,把二楼的两个单间也收回来吧。”
  “斯年这么大了,不能总睡在客厅啊!”
  “还有倾城的卧室,到底小了些,这么大的女孩子了,连个正经的衣柜都没有!”
  小饭店的利润,翻了好几番,早些年因为给老人们看病而欠下的债,也都陆续还清了。
  关键是,小饭店的火爆不是一时半会,而是持续性的大河长流。
  家里有了余钱,顾父也就不想委屈两个孩子。
  “也好!等斯年高考完,咱们就把房子收拾收拾!”
  顾母点点头,她是亲妈,怎么会不心疼孩子。
  倾城也好,斯年也罢,还都这么优秀、懂事。
  随便一个孩子都能给父母带来荣耀,更何况,她有两个如此好的孩子。
  提到了修整房子,顾母忽的想到了什么,凑到顾父耳边说道,“老顾,前几天我碰到居委会的主任了。”
  “他说,咱们顾家的小饭店,带火了整个城中村的经济,很是不错。”
  “他还说,要抓住机会,将咱们的小饭店打造成一个品牌。”
  顾父愣了一下,自家就是个苍蝇馆子,怎么忽然变得这么重要了?
  带火整个城中村的经济?
  这、这是不是太夸张了?
  呃,好吧!
  最近一段时间,确实有全省各地的网友来打卡。
  还有一些省外的粉丝,来省城旅游,顾家的小饭店也成了一个“景点”。
  国人的那句“来都来了”真的非常神奇。
  他们光顾顾家小饭店的时候,也会顺便在城中村转一转。
  城中村有很多小店铺,不能说多精致,但都十分接地气——便宜!
  大城市几乎快要绝迹的两元店,一块钱六个的水煎包,一杯三块钱的奶茶,烫发染发不超过一百块钱的“复古”理发店……
  所有的店铺,都给人一种感觉:实惠!
  在超市,一百块钱,好像也买不到多少东西了。
  但在城中村,从东吃到西,熘达好几条街,都花不完!
  顾家所在的那条街东头的房东,非常有眼光,也足够有魄力,直接把自家的自建楼重新装修了一番,直接改成了旅馆。
  并在网上开通了订房服务。
  当外地网友搜索“顾公主”、“顾家小饭店”的时候,那家叫如意民宿的旅馆也会被关键词搜索到。
  只几天的功夫,六层楼旅馆的几十个房间就被订了个七七八八。
  那家房东跟顾父是本家,按照辈分,还要叫顾父一声“哥”。
  人家家里有两栋楼,每个月光房租就能收个几万块钱,是村子里过得比较好的那一拨。
  平日里,虽然对顾父也还客气,张嘴就是“哥”的叫着。
  可他的语气里还是带着金钱带给他的优越感。
  当然,这都是过去式了。
  现在嘛——
  “那天我在村口碰到老六,他还给我敬烟呢,啧啧,这都多少年了,还是年轻那会儿,他曾经这么‘尊敬’过我!”
  顾父回来后,曾经颇为感慨的对顾母说道。
  不能怪人势利眼儿,嫌贫爱富、欺软怕硬都是人的本性!
  曾经高高在上的堂弟,现在又把顾父当成了大哥,不过是利益的驱使罢了。
  虽然大家嘴上不说,但心里都清楚。
  顾倾城带来的热度,不只是让自己受益,也让同村的店铺都沾了光。
  随后,连居委会都意识到了顾家的重要性。
  于是才有了主任跟顾母的“闲聊”——
  “主任说了,咱家的楼确实层数太低,跟周围的邻居不太一致。”
  “而且这都七八年了,房子都有些旧了,也该收拾收拾了!”
  顾父闻言,眼睛一亮,“他的意思是,咱们可以加盖了?”
  顾家有段时间,还没有欠下债,顾父就想再加盖几层。
  三层楼的小破房,在周围一排的“高楼”里确实显得太矮、太寒酸。
  但,村委会、居委会都不同意。
  说这是违章建筑。
  顾父顾母:……全村都是违章建筑啊,咋也不见有人来管?
  “对!主任说了,前两年传出过要拆迁的风声,所以不再允许临时加盖!”
  “可这都过了好几年了,拆迁根本就没戏——”
  不能拆迁,加盖什么的也算违规,却是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。
  现在整个城中村都靠顾家带动经济。
  顾家就算“偷偷”加盖房子,邻居们也不会举报。
  大家又不傻,顾家火了,城中村也火了,他们就算不开店铺,只出租房子,房租也跟着涨了钱。
  在利益上,大家跟顾家是一致的。
  那位开民宿的堂弟,主动跑来跟顾父说:“哥!听说你要盖楼?钱凑不凑手?要是有需要,你只管说!”
  “多了咱没有,但十万八万的还是没有问题!”
  按照当下的物价,加盖一层楼,大概需要两、三万块钱。
  顾家只需要加盖三层,就算加上装修,撑死了也就十万块钱。
  顾父的这位堂弟,这是直接要“包圆”啊。
  顾父:……
  虽然知道堂弟为何会这样,不过,论迹不论心嘛。
  表面上,大家都还是和和气气、互助互爱的同族兄弟。
  邻里间呢,也没有因为挡阳光、侵占滴水檐等等问题,反对或是阻挠顾家盖房子。
  一切都那么的顺利。
  顾家的小饭店甚至都没有停业,顾家楼上就开始了加盖的工程。
  “顾斯年,你家盖房子了啊!”
  苏小小赖在了顾家的二楼,刚刷了几道题,就开始走神。
  她抬头看着屋顶,上面叮叮当当的在铺设钢结构,她禁不住好奇的问道。
  “……对!”
  顾斯年真的有些烦躁。
  工人们作业的噪音,都不能打扰他。
  但,叽叽喳喳、安静不下来的苏小小,却让他一阵阵的心烦。
  再有半个月就要高考了。
  顾斯年已经复习得差不多,现在刷题刷卷子什么的,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。
  偏偏苏小小每天放学都会来小饭店找他。
  原本,顾斯年看在“好朋友”的份儿上,确实想帮帮她。
  可是,顾斯年会认认真真的辅导,而苏小小却半点“不领情”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