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5节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她从顾母手里拿过那只烟,点上,然后送到了顾父的嘴边。
  顾父略显无措,下意识的看向顾母。
  顾母:……你个老头子,看我做什么?
  儿子都给你点上了,他不抽烟,我也不抽,你还不赶紧接着?
  没得都浪费了!
  接收到顾母的眼神,顾父赶忙张嘴叼住。
  一开始不太适应,还被呛了几口。
  虽然眼泪都呛了出来,但顾父的脸上堆满了笑:“还是城里的烟好!够味儿!”
  “爹,您觉得好,就抽这个!”
  顾倾城说着话,抬手就把烟盒塞进了顾父的上衣口袋。
  “不用!我尝尝味儿就行。那什么,这个你还是收着吧。”
  “对啊,儿啊,你不抽烟,出去见了人,给人家抽也是一样的。”
  “……对,你娘说得对!”
  “儿啊,你可是要当干部的人,要懂得这些人情世故。你爹抽了半辈子的旱烟,早就习惯了,别糟蹋了好东西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顾父顾母你一句我一句的劝着。
  顾倾城明白他们的心意,却不会赞同。
  “爹,娘,我是大学生,可你们是大学生的爹娘啊。”
  “你们吃点儿好的,穿点儿好的,都是应该的。”
  “怎么就成了糟践?”
  “爹、娘,儿子要毕业了,能挣钱,你们不用担心。”
  顾倾城知道,想要改变父母的老思想、老习惯很难。
  但她会竭尽所能的给父母“自信”——他们,并不低人一等。
  顾父顾母愣了一下。
  他们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儿子。
  话说,儿子一直都是优秀的,也很孝顺。
  但,随着他去了京城,随着见识、能耐的增长,他渐渐成了家里的“顶梁柱”。
  不是说儿子真的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,而是他的身份发生了改变。
  他是大学生啊。
  他是顾家,乃至整个刘家庙的骄傲。
  顾父顾母这些长辈,在他面前,反倒开始卑微起来。
  慢慢的,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倒置。
  顾父顾母开始在顾青城面前小心翼翼,唯恐自己说错话、做错事,惹得儿子不高兴。
  顾青城呢,倒也不是白眼狼,而是随着眼界的提升,他不知不觉就变得强势起来。
  但,此刻,顾倾城却告诉二老——
  我是大学生,确实很优秀。
  可你们培养出了一个大学生,你们更了不得。
  说句无赖点儿的话:大学生怎么了?我还是大学生的爹(娘)呢。
  顾父顾母紧紧的看着儿子,确定他并不是随口说说,而是真心实意的以他们为骄傲。
  “哎呀,这城里的烟好是好,就是太冲了!”
  顾父装着被呛到的样子,抬手擦了擦眼泪。
  顾母眼眶也红红的。
  哎呀,真好,养了个孝顺、有良心的儿子。
  儿子这么有出息了,却一点儿都不嫌弃他们。
  不像隔壁村的那个白眼狼,才去县里工厂当了几天的临时工,回来就嫌弃这、嫌弃那的。
  最可笑的,他还嫌弃父母的口音,说太土。
  连爹娘都不喊,非要叫什么爸妈。
  俺也不说了,非要说我。
  如果他学的好也成啊,偏偏不伦不类的,听着就别扭。
  “切!就去了个县城,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。”
  “我儿子还在京城读大学呢,也没说改口叫爸妈啊。”
  “还嫌土?咋就土了,咱们祖祖辈辈都这么说,就‘土’着他一个人了?”
  顾母没少跟乡亲们吐槽。
  而她也有笑话那人的底气——她儿子却是在京城,且人家顾青城回家后,也却是不忘本的说家乡土话。
  顾母不识字,却十分清醒。
  她知道,自己怼人的这份底气,就是来自于儿子。
  如今,儿子竟是比之前更尊重他们,顾母的一颗心啊,已经飘到了云端。
  至于儿子提到的接他们去京城,顾母反倒没有那么执着了。
  “哎呀,我和你爹都老了,去不去京城也没啥。”
  去一趟,一家人来来回回的不得花钱啊。
  她儿子还没工作呢,哪有什么钱?
  顾父没说话,不是他不回应,而是在这个家里,他不需要开口,也没必要。
  老伴儿的意思,就是他的意思。
  他继续蹲在门槛上,十分珍惜的抽着他人生中第一支卷烟。
  “啊?不去京城啊?”
  “娘,哥,我想去。”
  “我也想去。”
  顾母心疼钱,更心疼儿子,所以可以控制欲望。
  原主的三个弟妹想不到那么多,都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意愿。
  “去!都去!”
  顾倾城像个能够支撑门户的顶梁柱,一锤定音。
  顾母嘴唇蠕动,还想说些什么。
  但想到儿子不是小孩子了,他是大学生,是未来的干部,也是顾家最有出息的人。
  顾母下意识的就要给儿子留面子。
  算了,还是待会儿找个时间,他们娘儿俩再好好说说吧。
  中午吃了饭,顾母就想找个时机再劝劝儿子。
  顾倾城却主动找上了顾母,“娘,我想做点东西,要去趟县城。”
  “可我好几年没去过县城了,都有些不认识了。”
  “娘,您陪我去转转,成吗?”
  上了年纪的父母,在已经成年的儿女面前,最怕的就是不能再帮到儿女。
  听到顾倾城主动“求助”,顾母只有欢喜的份儿,“怎么不成?”
  “哎呀,儿啊,你别看你娘没去过其他的地方,可在咱们县城,我还是熟着呢。”
  顾倾城听到顾母自我吹嘘,便非常捧场的附和,“对!娘您厉害着呢。”
  “要不然,也生不出我这么有出息的好儿子。”
  顾母:……儿子啥时候变得这么、这么有自信了?
  哈哈!
  虽然略觉不适应,但还是很高兴。
  因为这样的儿子,才更让她觉得亲切,没有距离感。
  母子俩有说有笑,坐着村子里的牛车就去了县城。
  晃悠了一个多小时才抵达。
  别看顾母嘴上说得厉害,可到了县城,她就变得束手束脚起来。
  没办法,县城也是城里。
  而在这个时代,乡下人本能的就有种自卑。
  但,顾母一想到儿子,还是壮着胆子,拉住路过的行人询问:“那个,柴油机厂怎么走?”
  在家里的时候,顾母还嘲笑隔壁村的那人故意硬说普通话。
  此时此刻,顾母面对城里人,也禁不住的改了强调。
  半是普通话半是土话,听着就略好笑。
  顾倾城却始终带着崇敬的目光看着自己的母亲——这就是为母则刚啊,自己明明自卑、害怕,却还是挡在了儿子面前。
  或许,顾母想的是:就算要丢脸,也是我这个当妈的丢脸。

章节目录